第一百三十章 虎威大炮-《我在明末当太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宋应星对此张口就来, 抬手一指下面的火炮的道:“殿下,火炮口径用殿下送来的测量工具测量是120毫米。

    射程由于用了新研制的颗粒黑火药,经过宋士元他们火器司的多次测试,这种新式火炮在保证不炸膛,最大装药量的情况下,有效射程可达一千丈,最远射程可达一千五百丈左右。

    并且得到殿下的指点, 我们现在用的火炮发射药,用纱布包裹颗粒状黑火药,压实成圆柱形,底部留出火绳,装填速度大大提升。

    还有我们改进了开花弹的引信, 把以前的火绳引信,改成了我们地雷所用的钢轮火石引发装置。

    在铁铸炮弹的头部的机匣内安置一套传动机构, 当装在炮弹头部的机匣落地后,机匣中的坠石下落, 带动钢轮转动,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, 引爆炮弹。

    朱慈煊心中微惊。

    一是:有效射程一千丈,也就是3200米,3.20公里(明代1丈=10尺, 一尺=32厘米)。

    一千五百丈, 就是4800米,4.80公里。据他了解, 3.20公里这个射程就已经超过了欧洲大炮的射程。

    二是:应用了定量装药的发射药包,极大地缩短了火炮的装填速度。

    三是:把地雷上的触发引信装到炮弹上,这分明就是现代火炮炮弹的老祖宗吗。

    原来这个时期,明军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种。按引爆方式区分,有燃发、拉发、绊发、机发等。

    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,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,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。

    根据作战需要,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、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,可以说非常先进,已经走到当时世界的前列。

    朱慈煊转头看了宋应星一眼,赞许道:“嗯,不错!接下来,还是要提高射程,还有火药的威力,也要不停的试验,与海外的红毛鬼、弗朗机人可以多交流,但要注意保密,明白吗?”

    宋应星郑重地点头道:“臣明白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说话间,一门门大炮推出了仓库,一字排开架好,黑洞洞的炮口斜指向天空。

    那里竖立着一个个木头人和一段石头砌成的城墙。

    晋王李定国、延平王郑成功、巩昌王白文选、咸宁侯祁三升、黔国公沐天波、广国公贺九仪。等等很多人,也都对这次新式火炮的试射颇为期待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