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8-《从亮剑开始崛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招工?”
    南县,一个乡村中,公路附近的乡村中,一个新的消息迅速流传开来,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。
    此时正值冬季,出海也很难有所收获,而且经历鬼子的破坏,  现在还有能力出远海打渔的人不多了,近海又不能保证有收获。
    所有人日子都过的紧巴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任何一份工作的机会都会被一群人争抢,哪怕是只管饭,也有不少人愿意。毕竟冬天少一张嘴,家里日子就能轻松不少。
    但可惜的是,  即便是这样的活计,也极少。
    “游击队?!”
    人群中声音明显低了下去。
    对比抠门到家的地主老财,游击队的名声非常好,  那几个队长都是十里八乡的好汉,只可惜,游击队不富裕,帮忙干活最多混个半饱。
    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自备粮食。
    所以哪怕对方名声好,从鬼子手里救了不少人,保护了不少乡里乡亲,现在鬼子也走了,愿意帮忙的人其实也并不多。
    当然,也不少。
    此时刚听到消息,就有不少人准备动身。
    “嘿。”
    “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。”
    传播消息的人听见了这有些失望的语气,加重了语气:
    “游击队罗队长说了,凡是去修路的,只要认真干活,  包一顿中饭,  管饱,每天还给五毛(粮食券),中午给一个时辰休息。”
    受限于当地的物资供应水平,以及管理学上的理念,  一开始部队只能为工人提供两餐。
    “五毛!”
    众人心里一惊。
    虽然这里是南方,南县也只是一个小县,但毕竟是海边,有鱼获,周边良田颇多,鬼子破坏之前也有一条上好的公路,还有海运,商人掮客牙纪不少,粮食券在这里也流通了起来。
    依靠优质粮食,燃油,粮食券本来就很硬通了,把法币按在地上摩擦,甚至银元也不敌,毕竟银元体积大,难以携带,远不如粮食券方便。
    人们更愿意使用纸质的粮食券。
    不过当时受限于交通,南方地区价值比北方少一点。
    但随着优质药品,以及赵政委的一部分使用粮食券出售的策略,美利坚大户和日不落捏着鼻子被迫加入了粮食券结算体系。
    自此,  粮食券也开始走出国门,  自然而然,国内也愈发硬朗。
    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最硬通,仅次于黄金。
    “真的?”
    有人有些难以置信。
    游击队在南县地区活动了四五年,多次从鬼子手里救下乡亲,已经打下了一言九鼎的声誉,但众人心中依旧难以置信。
    五毛每天!
    还是最低。
    而且还包早中饭。
    五毛,可以买五斤上好的优质大米了,不是陈米,而是一年份的新米,要是杂粮,能多一半,再加上早饭午饭管饱,等于一天最少白赚五斤大米。
    这价码,在南县简直是不可思议。
    “罗队长什么时候骗过咱们?”
    宣传的人几句话就压下了众人的怀疑:
    “而且现在鬼子被赶跑了,游击队的主力部队来了,日子自然也富裕起来了。”
    “难道你们没有听过建设大队?这可是游击队主力部队的啊。”
    广泛流传于老百姓口中的一个消息,经过无数人确认的消息,在北方,在游击队的主力根据地,有一个叫建设大队的队伍。
    只要进了这里。
    管饭,三餐管饱,顿顿有肉。
    每天最少一块钱工钱,认真努力干活每个月还有奖金,奖金不比工钱低,逢年过节发奖金福利,有半年奖,年终奖,每个月还能休息六天。
    还有,要是有文化知识,工钱会更高。而起队伍里每天都会组织文化知识培训,只要通过基本考核,最低工钱会涨到每天一块五,肚子里墨水越多,工钱就越多。
    话音落下,众人齐齐眼睛亮起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