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六四章 重色轻友?-《奸臣当道,县令好气哦》
第(3/3)页
江叡纳闷:“上宾?不是人质?”
“当初若非本相夏君一臂之力,他如今充其量只是个亲王,本相成全了他多年的夙愿,他感激还来不及,岂有恩将仇报之理。”
梅萧仁想了想,好似明白了些许,问:“这么说,夏国的事是个圈套不假,只不过是你和夏君将计就计,反给魏国公设的圈套?”
“嗯。”
他轻应了一声,便让她恍然大悟。
原来早在两国交战的时候,楚钰就已看出那个战功赫赫的王爷不甘只当个王爷,所以他给夏君那三箭,除了是在给她报仇外,也是在成全那个王爷。但是众人都以为他与夏国结了仇,魏国公也不例外,所以魏国公才放心大胆地勾结夏国,意图引楚钰离京,伺机除去他。
殊不知夏君早已将魏国公的计谋告诉了楚钰,楚钰正愁没机会让江叡和天下看看纪恒的真面目,便将计就计,佯装被迫离京,给了魏国公撕下伪装的胆量和机会。
楚钰说起初为防魏国公疑心,怕其不敢轻举妄动,他的确在往江南去,赶了近一月的路,待远离上京才停下,而后车驾继续往东,他则就地折返。
他在半途听说魏国公派叶知前去笼络京南驻军,便传了信给莫将军,让其照纪恒的意思行事,只是没想到叶知会突然背叛纪恒,夺了纪恒筹谋二十多年才结下的硕果。
不过无论在上京作祟的是纪恒还是叶知,对于楚钰的谋划而言,他们都是瓮中之鳖。
戏要演得越真越好,这些谋划,楚钰谁也没告诉,知道的人越多,越容易出岔子,而大宁的江山不容有失,万万出不起这个岔子。
从楚钰离京的那天起,陆陆续续发生的事大都在他预料之中,譬如纪恒等了近一月才动手,譬如纪恒想要兵符,他便兵部尚书提前备了一枚应付应付。
但也有他没料到的地方,例如纪恒是利用李清清掀起了这场波澜,以及江叡那么快就和纪恒撕破脸,且不要命地与纪恒对着干,也就没料到她会突然跑回上京,身陷险境。
楚钰得知她回京后便马不停蹄地往上京赶,途中曾多次向流月传令,让流月看她是否安好,但是没有得到回音。
别说楚钰不知道流月在哪儿,她在京城待到现在都不知流月和清清去了什么地方……
第(3/3)页